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推动中国肉鸡产业升级的路径

2012-8-31 09:21| 发布者: yisiyi| 查看: 646| 评论: 1

摘要:   一 降低鸡肉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上旬,美国农场玉米价格为每蒲式耳(约合25.4千克)5.92美元,折合人民币1.48元/千克,而中国玉米的价格约2.2元/千克,要比 ...

  一 降低鸡肉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上旬,美国农场玉米价格为每蒲式耳(约合25.4千克)5.92美元,折合人民币1.48元/千克,而中国玉米的价格约2.2元/千克,要比美国玉米高出50%左右,肉鸡饲料中玉米占55%左右,美国鸡肉饲料成本比中国鸡肉饲料成本低得多。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我国饲料粮食价格、劳动力价格和燃料价格的持续增长态势已不可避免,根据2011年11月生产监测数据,肉鸡养殖成本中,雏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迅速,饲料总费用和人工成本生产费用中也增长较快,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29%和19.1%。通过观察肉鸡产品的历史价格数据规律可以发现,肉鸡产品价格不可能长期在高水平维持,当肉鸡产品价格不景气时,持续增长的生产资料价格必将会威胁到肉鸡产业的整体效益。

  根据美国农业部(L5SDA)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目前鸡肉价格折合人民币10.4元/千克,欧洲鸡肉价格折人民币11.5元/千克。中国目前的鸡肉价格为13元/千克左右,是美国的1.25倍,欧洲的1.13倍,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确实令中国同行产生“望尘莫及”的感慨。也使得美国和拉美国家的鸡肉向中国市场大量涌入。

  我国肉鸡产业要降低鸡肉生产成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我国肉鸡产业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核心指标。我国肉鸡产业劳动生产效率普遍较低,人均饲养父母代肉种鸡约3000~5000套,养商品肉鸡很难超过11000。而在欧美国家,每人可管理2栋105米×23米鸡舍,平均每人可饲养35 200套父母代肉种鸡;在商品肉鸡的生产方面,实现高度自动化,具体体现在鸡舍的发电、供水、供料、光照、环境控制等方面,全部实现自动化,每人每天可管理四栋12米×150米的鸡舍,平均每人可饲养商品肉鸡12~20万只;在屠宰加方面,从鸡舍抓鸡,到鸡肉分割、产品包装实现全自动,每周屠宰规模为100万只的肉鸡加工厂只有职工1200人.两条生产线平均每分钟屠宰210只。因此在肉鸡整个养殖生产过程中,欧美国家劳动效率是我国的10倍。

  决定劳动力价格的只有劳动生产率这个根本性因素。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价值就越高,因此,劳动者的收入也就越高。劳动力价格越高,企业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设备的积极性也就越高。相反,如果一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么其劳动力价格就非常低,劳动力价格很低,企业也就没有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动力。我国肉鸡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一直以来都很低,因此导致了我国劳动者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的局面,从而导致整个行业普遍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1 2 3 下一页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xysh2012 2012-10-15 14:54
推动中国肉鸡的发展和竞争力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09: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