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态养鸡的概念 1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生态养鸡 遵循生态学原理,汲取传统精华,运用现代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的养鸡模式,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高密度的林下养鸡破坏环境,不可持续,不能称为生态养鸡。 3生态养鸡的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说:最低成本的有效治污政策在于依靠有机小农,最可盈利的新兴产业在生态农业。 (1)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可持续发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2)消费者满意,市场广阔。 (3)生产者满意,投资小、风险小、利润高。 4生态养鸡的制约因素 (1)场地条件的限制。林权制度的改革为生态养鸡带来发展机遇。 (2)技术还未成熟及自然条件各异,难有现成的标准、设备、厂房、模式。 二 规划设计与饲养技术 1规划设计 总结几年来生态养鸡的经验教训,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循三点: (1)两段式饲养(育雏期、育成产蛋期) 集中育雏40~60天,然后转入放牧鸡舍,大批生产时分批进雏,分群放牧,全进全出,流水作业。 一段式饲养,管理不便,成活率低;三段式饲养,增加工作量。 (2)低密度,大场地,可轮牧 放牧期间,每平方米鸡舍饲养15只\左右,放牧场地每亩不超过50只。 (3)群体规模适当,每群不超过500只,饲养期300天左右。 总结为553模式,即每群不超过500只,每亩放牧场地不超过50只,饲养300天左右为一个周期。 湖北地区生态养殖江汉鸡(湖北土鸡)比养其他品种鸡效益好,养母鸡比养混苗、公苗效益好,养绿壳蛋鸡比养土蛋鸡效益好。 2育雏期 (1)育雏室:可利用已有房舍改造或者新建。要求: 保温好、能换气:吊顶高不超过2米,墙体保温;有窗,装换气扇。 有光照、可隔离:通电,与家禽饲养区,人员活动区保持一定距离。 面积适当:地面育雏,30只/㎡。;四层笼,室内面积可减半。 (2)育雏笼 笼养育雏与地面育雏比较,有明显优势: 好控温、用药少:减少球虫用药。 成活率高,整齐度好:鸡不接触粪便。 操作方便;无应激压死等现象。 建议:①、购买四层育雏笼(630元/组,1㎡×4层,养150只左右)。 ②、自制三层育雏笼(总高160厘米左右,层高40+12厘米,用1.5×1.5厘米底网,前期铺报纸)。 (3)加温设施 有三相电源,电源稳定的建议使用电热风炉(12kw/个,1200元/个,可育1500只左右)。推荐使用锯末炉,但一定要用排烟管。地面育雏的搭建保温伞。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