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长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照“科技兴牧”的思路,坚持“争创全省动物卫生监督行业一流水平”的理念,在我区建成了“长安区动物检疫监控网络系统”,一举实现了动物屠宰、检疫、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监督,有效杜绝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屠宰和流通环节,彻底消除了动物卫生监督死角和盲区,建立起了动物卫生监督的新型机制。 一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硬件建设。长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分别赶赴上海、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动物卫生监督新技术、新措施、新机制,通过可行性论证,最终确定了在全区建设动物卫生监控网络系统,借助互联网远程传输数据,把全区动物屠宰场、肉品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纳入电子监控范围。目前共投资40多万元,建立实时动物检疫监控中心一座40平方米,24小时监示器12个,全天时监控全区9个动物屠宰场、3个肉品交易市场、2个规模动物养殖场,利用360度摄影设备,通过互联网将影像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影像数据可在系统保存30天左右;工作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切换画面,并根据需要多角度地拉近监控镜头,查看检疫监督情况,切实防止了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下一步实现动物及其产品追溯体系建立的基础。 二是切实重视动物卫生监督软件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操作人员互联网、电子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确保监控网络系统运行正常,数据保存维护安全。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4班轮流值班制度,各值班监控员随时查看各监督点运营情况,接听动物卫生监督举报和报警求助电话,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配套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对监控中心传递的重大安全事件信息第一时间出动,对发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控制事态发展,确保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三是标准化运行,提升全区动物卫生监督水平。为使动物卫生监控网络系统切实发挥作用,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建立健全了监控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使监控网络系统运行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同时,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下一步计划对网络监控系统进行扩建,增加动物卫生监控点,扩大动物卫生监控面,力争将全区所有动物屠宰场、肉品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监控范围,从而实现了从动物出栏、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等全程监控,将其真正打造成为全省首个动物卫生监督“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