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价格波动大,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加工水平低,贸易单一 近期,鸡蛋价格波动明显,自5月下旬上涨到近期价格回落,业内人士将其称为“过山车”行情。 在日前召开的“国际蛋品行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我国鸡蛋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 鸡蛋产业布局向华北玉米带集中 据了解,我国鸡蛋产业生产能力,从总产量到蛋鸡存栏数,长期排名世界第一,且在近30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秦富介绍,我国鸡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人均鸡蛋占有量也居世界前列。2010年约17.8千克,远高于世界人均9.3千克的占有水平。 “鸡蛋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湖北和安徽8个省。”秦富教授说,从2000年开始,8个省的年禽蛋产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比重也逐年增大。1985年—2011年间,主产省分布大致稳定,但不同区域的蛋鸡产量比重则有所变动。“总的趋势表现为:生产布局呈现出向华北玉米带(山东、河南、河北)集中的特点。” 成本高 价格波动大 “从近年的鸡蛋价格波动状况来看,波幅大、变化快的特点尤为突出。”秦富在谈到我国鸡蛋产业面临的问题时说。 根据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农业部全国畜产品和饲料价格数据中的鸡蛋价格月度数据,秦富得出了“中国鸡蛋价格波动的趋势与蛋鸡养殖周期基本吻合”的结论。同时也可以看出,近10年来,季节性周期波动的幅度正呈现逐渐扩大趋势。 另一个问题是,生产成本不断攀高,包括鸡苗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防疫成本等。秦富教授还谈到其他问题,比如生产规模扩大,由于长期以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使标准化、集约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蛋品消费差异大、城乡消费差异大、区域消费差异大以及加工水平太低、蛋品贸易低且单一的问题也同时存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宁也有同感,即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性能不高、遗传潜力未得到充分实现、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疾病风险大等。此外,和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波动幅度也较大,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颇多等。 未来农场的探索 在谈到鸡蛋产业的未来发展时,秦富教授说,首先,应大力发展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可由政府引导,龙头企业运作,将传统养殖转变为现代化、工厂化适度规模养殖,并使农户参与到各个环节,带动农民致富。政府制定和出台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法规,提高门槛,推进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从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标识”开始,促进不具备健康养殖条件的散养户及早退出。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