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在世界逐步兴起,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正向可持续发展、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工业化农业阶段,表现出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特征,属“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高碳农业”。它在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多种负面效应:恶化生态环境,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降低土壤肥力;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自然物种和天敌减少;污染生产源头,降低农产品质量。它导致农业难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向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是保障产品安全。通过减少化肥、农药、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且还有效保障粮食和农业安全。 三是调节全球气候。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减少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体现低碳农业改善全球气候条件的核心功能。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耕地“固碳率”,可大幅度抵消掉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四是涵养农业生态。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湿地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并且能净化水源,减少污染,其本身还是美好的生态景观。尤其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 五是发展农业金融。这是指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低碳农业具有极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 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一些国家,多年来采取改革作物耕作制度、采用保护性耕种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农地扩大造林,促进“碳源”保存于生长的植物体中,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投入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量。西方发达国家改进和采用新农艺和生物技术,在增加农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