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不仅是粮食大省,也是全国第一的畜牧大省。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政策原文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良种繁育体系。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优质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产基地。 加快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支持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河南现状 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 河南不仅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全国第一的畜牧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从省畜牧局获悉,2010年,河南畜牧业产值达180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占全省GDP2.2万亿元的8.2%,河南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1016.82元,这意味着农民家庭收入中,有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畜牧业。 不仅如此,河南畜牧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从最新的数据信息分析看来,河南生产的肉蛋奶都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0年,全省禽蛋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7,肉类产量、奶类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1/12,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第四位。 惠及民生 更多养殖户将享政策扶持 《指导意见》中有关中原经济区畜牧业发展的表述,紧随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之后,在河南省畜牧局有关人士看来,暗含“粮畜并重”的意味。因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昨天上午,省畜牧局相关人士告诉商报记者,若要解读中原经济区有关畜牧业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可谓最佳注脚,它圈定了河南未来10年的畜牧业发展方向。 谈及对生猪大县的政策扶持力度,上述人士介绍,多年来,我省供沪生猪比例不断提升,2009年,我省供沪生猪达276万余头,这个数据的意思是进入上海市场的生猪,80%都来自河南,河南养殖户决定了上海人民的餐桌供应和菜篮子价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