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中外专家杨凌研讨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

2011-5-10 11:07|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849| 评论: 0|来自: 西部网

摘要: 5月8日至9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办的“2011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多个国家和国内17个科研单位的118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5月8日至9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办的“2011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荷兰等6个国家和国内17个科研单位的118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校长、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司长、中国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许增泰处长、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特别代表Om教授、日本通产省新技术促进委员会委员长进藤荣一、日本科学技术协会会长高桥容成、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峰、陕西省畜牧局局长杨黎旭、陕西省科技厅曾元辉处长、全国畜牧总站刘海良处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出席开幕式。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围绕“加强肉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常信,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James  E. Womack,日本带广畜产大学Kuchida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潘耀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玉满研究员,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特聘教授Om  P.Dangi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31场专题报告,从中国黄牛肉用遗传改良及品种选育、肉牛联合育种体系建立与运行机制、肉牛营养调控与高档牛肉生产、现代肉牛屠宰加工工艺与嫩化处理、优质牛肉安全生产质量监控与溯源、肉牛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体系构建,对中国肉牛遗传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讨。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参观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杨凌秦川肉牛良繁中心、杨凌秦宝牛业工程中心和西安牛文化博物馆。

  中国黄牛资源丰富,近20年来,通过肉用本品种选育和引进国外优质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黄牛产肉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秦川牛作为我国地方黄牛的代表性品种,以其肉质细嫩多汁、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国之瑰宝”。至今,秦川牛已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成为供港活牛的首选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黄牛选育改良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部就在该校成立了全国惟一的“黄牛研究室”,致力于中国黄牛尤其是秦川牛的肉用选育和遗传改良。几代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在地方良种黄牛品种选育、导血改良、杂交优势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近10年来,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及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获批组建了“国家肉牛改良中心”、“教育部肉牛、奶牛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团队”以及“陕西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牛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逐渐形成了我国肉牛改良的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牛肉的需求日益旺盛,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未来极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此次研讨会为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供了探讨肉牛遗传改良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交流肉牛遗传育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优质肉牛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等方面学术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促进中外肉牛产业共同发展和加快肉牛科技创新及其国际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西部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14: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