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广东江门市农业局总畜牧兽医师龚荣茂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自信地说:“我从事饲料管理已经有10年了,从来没有发现江门饲料企业在生产环节有添加‘瘦肉精’现象。”这份信心正是建立在江门市饲料产业几年来稳步健康增长的基础之上。 2009年,江门市饲料产业总产量超过了湛江市,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我市饲料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去年饲料产业实现总产量214万吨;在对饲料企业“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残留专项检测,合格率也达99.5%。 与此同时,江门市的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业不断做大做强,前景显得一片光明,展望未来,我市饲料企业的老板们对今后发展满怀豪情。前有广州、佛山,这是标兵,也是目标,因此江门饲料产业“坐三冲二”的梦想,如同引发无限期望的阳春三月,正在跃跃欲试…… 传统饲料 全市单一饲料企业仅1家 所谓传统饲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猪饲料、鸡饲料、鱼饲料等。目前我市有饲料企业80家,绝大多数为制作传统饲料的企业,市畜牲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80家企业当中,有“配合饲料生产企业64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企业12家,单一饲料生产企业1家,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3家”。 去年,禽料生产领先其他传统饲料,年产量约110多万吨,其次是猪饲料,约70多万吨,水产料近30万吨。年产量较上年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透视出来的是本地区日益兴旺畜牧产业以及水产养殖业,一环紧扣一环,不妨先看看去年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去年,我市家禽饲养量达到16099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508.36万头,水产品产量达到67万吨,不仅产量增长快,而且发展形势平稳。 传统饲料的生产和相关产业发展联系相当密切,一位从事多年饲料生产的企业负责人为记者举例说:如一只三黄鸡,生长期约105天,一天要吃1-2两饲料,全部饲养过程大约要用料近10公斤;一亩鱼塘,大约一天需撒料15-20公斤。由于江门饲料产品绝大多数是在本地销售,这种“一环扣一环”效应就更加明显,“前一环”养猪的、养鸡的、养鱼的多了、发了,“后一环”的饲料企业才有钱赚。 江门市的传统饲料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各厂家对各类传统饲料基本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企业上午生产猪饲料,下午也可以生产鸡饲料甚至珍禽饲料了,全市单一饲料企业仅1家。对这样的“江门特色”,饲料企业的老板有着自己的经营“小算盘”,新会新环饲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荣基称,多一些品种,就是多一条销售渠道,这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钟荣基说,现在厂家多,竞争大,饲料产业本来就是低利润,“多些选择,才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