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大肠杆菌病、黄痢 一、流行特点 1.0-7日龄猪易感(经消化道或脐带); 2.大多数母猪带有病原体; 2.舍内温度低; 3.环境卫生差。 二、典型症状 1.出生一周内腹泻; 2.粪便呈黄色粘稠或水样; 3.肛门粉红水肿; 4.消瘦、脱水; 5.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膨胀,肠壁变薄,黏膜和浆膜充血、水肿; 6.胃部膨胀,内充满酸臭的凝乳块; 7.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 8.后备母猪和产奶不足的母猪产下的仔猪易发。 三、治疗与控制 1.提高环境温度; 2.保持产房干净; 3.母猪进产房时要清洗、消毒; 4.接产时用0.1%的高锰酸钾擦拭乳头、乳房,并挤掉少许乳汁; 5.,使仔猪尽快吃上初乳; 6.疫苗注射; 7.注射用药:恩洛沙星、乳酸洛氟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有效; 8.脱水仔猪输液; 9.要整窝治疗。 白痢 一、流行特点 1.10~30日龄仔猪多发; 2.本病的发病率在50%左右,但病死率较低; 3.猪舍潮湿易发。 二、典型症状 1.以10~20日龄多发; 2.灰白或黄白色浆状、糊状粪便; 3.体温无明显变化; 4.发育迟滞,逐渐消瘦、扎堆; 5.肛门尾根附着白色腥臭的稀粪; 6.胃内有凝乳块,胃黏膜充血、出血、水肿; 7.肠壁薄,灰白半透明,肠黏膜易剥落,有时可见出血、充血变化,小肠充满液体; 8.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三、治疗与控制 1.控制舍内温度、环境; 2.尽量减少应激; 3.注射用药:恩洛沙星、乳酸洛氟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新霉素、丁氨卡那等有效; 8.脱水仔猪输液。 9.要整窝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