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原料期货 大豆 查看内容

大豆加工产能继续扩容,进口量有望创新高

简介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进口大豆232万吨;这是最近28个月以来大豆进口量最少的一个月,但大豆进口均价却创下最近28个月以来的新高,每吨达到583.6美元,接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进口大豆232万吨;《第一财经日报》整理发现,这是最近28个月以来大豆进口量最少的一个月,但大豆进口均价却创下最近28个月以来的新高,每吨达到583.6美元,接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油脂网分析师李飞表示,因为当时适逢春节,国内食用油加工企业开机率较低,2月份进口大豆数量的减少只是暂时性的。由于国内需求旺盛,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将进一步攀高至5750万吨。

  黑龙江博朗咨询公司总经理刘兆福说,进口大豆价格最近已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企业前期进口得比较多,并不缺大豆,导致2月份进口数量减少。记者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进口大豆的均价最低曾跌至每吨395美元。

  李飞说,今年1月中旬进口大豆价格就大幅上涨,以1月12日为例,进口大豆均价每吨420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60元,与国产大豆相比,进口大豆的价格优势不是特别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的需求。

  新湖期货研究员时岩预计大豆价格还有可能走高,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最高水平,他说:“国际市场农产品供应整体偏紧,美国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数量持续增加,拉高了玉米的价格,玉米与大豆有一定的比价关系,玉米价格上涨,大豆价格必然也会上调;另外大豆油也可以作为生物柴油,与能源价格有密切关系,今年国际市场大豆的价格超过2008年是有可能的。”

  除了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今年大豆进口数量也可能再创新高。李飞表示:“今年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压榨产能还在扩容,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油脂和肉类的需求还会大幅增加,只有通过大量的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金锣集团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每年约40公斤,而生活习惯与内地相近的台湾和香港人人均猪肉年消费量是60~70公斤。豆粕是生猪养殖需要的主要原料之一,刘兆福说,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便是散养户,也开始使用豆粕等原料制成的工业饲料,对大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一家食用油企业的负责人介绍,2010年中国进口了大量大豆,港口库存达到600余万吨,国内供应较为充分。正常情况下,港口库存量在400万吨左右,可满足全国企业一个月的加工需要,目前港口的库存水平已远超正常需求。

  刘兆福也指出,现在国家手里还有几百万吨临时储备大豆,大豆主产区黑龙江预计还有200万吨左右的大豆未售出,如果这些国产大豆全部顺利入市,将削弱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大豆进口数量有可能比去年少一些。

  (作者:胡军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4: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