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年,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大豆进口格局也发生较大变化:北方沿海地区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2010年表现尤为突出;南方沿海地区大豆进口增幅相对较小,但均呈现增加态势。 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2009年大幅增加1224.5万吨,当年沿海地区除河北大豆进口量出现减少外(主要原因是部分油厂从天津报关中转进口大豆),其他主要大豆进口地区进口量均出现增加,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山东、天津和辽宁。 山东:进口首次突破1000万吨 2010年山东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212.8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22.1%,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进口量大幅增加364.1万吨,增幅高达43%,较2007年的进口量增长99.3%,3年累计增长近一倍。 监测显示,最近几年山东大豆压榨产能不断增加,省内大豆消费量呈现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0年山东共有4家大豆压榨厂竣工投产,合计日压榨能力为15000吨。此外,长期停产的山东坤华集团(1000吨/日)和蓝山集团(1200吨/日)的两家油厂分别被晨曦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公司租赁经营,大豆有效压榨能力也出现增加。 2010年山东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除了得益于省内压榨量提高外,贸易量大幅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监测显示,2010年山东晨曦集团进口贸易大豆300多万吨,昌华集团进口贸易大豆100多万吨,这两家公司占了山东大豆进口量的1/3,部分进口大豆销往山西、陕西、四川、河南、湖北等省。 辽津:压榨能力增加带动需求 2010年辽宁大豆进口量为507.6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9.3%,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进口量大幅增加215.2万吨,增幅高达73.6%,是国内大豆进口增幅最大的省份,较2007年的进口量累计增长332%. 2010年天津大豆进口量为536.6万吨,占全国大豆进口量的9.8%,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进口量大幅增加176.2万吨,增幅高达48.9%,较2007年的进口量累计增长295.4%. 最近3年,天津和辽宁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大豆压榨能力增加,国产大豆压榨量减少,导致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0年辽宁、吉林和天津共有4家大豆压榨厂竣工投产,合计日压榨能力为11500吨。 2008/2009年度国家先后下达了15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和575万吨临时存储大豆的收购任务,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国家继续对国产大豆实行托市收购政策,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大部分进入国家储备,用于榨油的国产大豆数量大幅减少,导致往年加工部分国产大豆的辽宁和天津油厂压榨国产大豆数量大幅减少,为保证油厂开工率,天津和辽宁油厂只好大幅增加进口大豆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