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制对策 对感染和疑似感染猪场,彻底清理猪场卫生,每周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舍内外、猪圈地面和墙壁,一小时后用清水把猪圈地面和墙壁冲净,每周一次,再后羿金碘喷雾连续喷雾消毒6天,每天一次,彻底清洁卫生,定期灭虱,消除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阉割、剪齿、断尾、打号或注射要严格消毒;平衡饲料营养,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驱瘟神散0.5%、消食平胃散0.3%、复合维生素B 0.1%、白糖5%,全群混饲5天;驱瘟神散注射液1~30毫升、黄芪多糖注射液1~30毫升,混匀后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4天;5%氟苯尼考注射液1~3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以上注射剂量:刚出生~20千克体重的仔猪为1~10毫升;20~50千克体重的小猪为10毫升;50~150千克体重者,从10毫升为起点,每增加10千克体重用量增加2毫升;150千克以上者均为30毫升。 讨论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病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免疫抑止为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它包括三类:一是由猪圆环病毒-1型所引起的至今仅发现感染,但尚未显示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对养猪业威胁不大;二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以免疫障碍为特征的猪的病毒性传染病,单纯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发病的很少见;三是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相关性感染,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病、猪圆环病毒与猪瘟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蓝耳病混和感染、猪圆环病毒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和感染、猪圆环病毒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等。第三类是主要的。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感染范围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当前尚缺商品性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重要和对养猪业威胁最严重的一类疫病。圆环病毒对猪隐性感染率高,在淋巴细胞内复制,杀伤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伤和急剧抑制,机体在应激的状态下,特别是在易感病原体、运输、免疫、转群 、换料、气候骤变等刺激因子的作用下,极易混合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并使隐性感染处于蛰伏状态的圆环病毒被激活,呈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导致高死亡率。 清理猪场卫生,以高效消毒剂彻底杀灭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基本原则,也是最主要的防制手段。当前国内外杀灭病原体作用最强的消毒剂是氢氧化钠和复合碘,病原体不易对之产生抗药性。 PCV感染,虽然可导致免疫、呼吸、泌尿、消化、等多系统的病变,但是其中对机体影响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免疫机能低下也是混合感染其他病原体的关键。中药驱瘟神散和驱瘟神注射液,是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结晶,由精选数十种地道中药,根据扶正祛邪、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活血祛瘀、醒脾健胃、渗湿利尿排毒的原则组成,药性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脾指数为1.44.几十年的临床使用,具有很强的扶正作用,可全面升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攻击,有确切的广谱抗病毒和抗菌作用。黄芪多糖是已被确认的强效免疫增强剂,与黄芪多糖注射液共同使用,对感染的圆环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对损伤的免疫系统的康复起决定性作用。氟苯尼考是当前抗菌作用确切的抗生素,对控制混和感染的病原菌有很好的疗效。消食平胃散可改善机体的消化功能。当前滥用抗菌药和饮用消毒剂的现象相当严重,使消化道内合成B族维生素的菌群被抑止或杀灭,补充复合维生素B也是必要的。饲料中混入中药后,降低了饲料的适口性,根据猪最喜食甜味的生物学特性,混饲一定量的白糖,既能矫味,同时也增加了能量和肝脏合成解毒物质葡萄糖醛酸的原料。 对感染和疑似感染猪群,在严格的消毒的基础上,尽早混饲和注射药物,抓住治疗时机,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该病禁止使用地塞米松等免疫抑止性药物。也有报告,认为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属于Ⅲ型超敏反应,可用地塞米松等免疫抑止剂。鉴于当前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较为普遍,慎用磺胺类药物。 作者提出的防制的综合方案,经近几年来对圆环病毒感染及其与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猪瘟、伪狂犬病多种混合感染的临床验证,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比较理想,虽然作者接诊的病例中,有些是来不及或当地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室确诊,仅只是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的临床印诊。上述防制方案,在当前尚未找到治疗该病有效方法的情况下,也不失为可供养猪业同仁参考试用的方案。 本文内容由 qbyte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