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来源 陶塞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 2、产地与分布 该羊为短毛型肉毛兼用绵羊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以考力代羊为父本,雷兰羊和英国有角多赛特为母本,再以有角多赛特公羊回交,选择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曾从澳大利亚引入该品种,经过初步改良观察,遗传力强,是发展肉用羔羊的父系品种之一。 3、外貌特征 无角陶塞特羊公、母羊均无角,面部、四肢及蹄白色,全身被毛白色。体质结实,头短而宽,嘴唇和皮肤为粉红色,额部有毛,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而短,后躯丰满,前躯发达,四肢粗而短,整个体躯呈桶状,胁骨开张良好,鬐甲宽平,肉用体型明显。由于腿短,放牧游走能力较差,放牧时不宜走过长的距离,最好在平原和缓坡丘陵地带放牧。 4、品种性能 无角陶塞特羊早熟,生长发育快,非季节性发情,除天气炎热的7-8月发情不正常外,其他时期均能正常发情、配种、妊娠。成年公羊体重90-110千克,成年母羊为65-75千克。剪毛量2.5-3.5公斤,净毛率60%左右,毛长7.5-10厘米,羊毛细度56-58支(25-30微米)。经肥育的4月龄羔羊的体重,公羔为22.0千克,母羔为19.7千克。羔羊3-6月龄出栏,肉质细嫩,肌肉横断面呈大理石状花纹,胴体含脂率中等,产肉性能好,屠宰率50%以上。产羔率为130%-180%。 5、利用前景 无角陶塞特羊具有耐热、耐干旱的特点,在澳大利亚主要用作生产大型羔羊肉的父系品种,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澳大利亚引进该品种,分别饲养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地。据报道,无角陶塞特公羊与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同羊等杂交,可取得明显的杂交优势,杂种羔羊生长发育快,生活力强,肉用体型明显。2000年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克隆羊基地又从澳大利亚引进100多只。饲养实践再次证实,该羊适应性强,具有罕见的耐粗饲和抗病性能。 本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