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科技 科技动态 查看内容

山东青岛:白对虾大闸蟹获得全国科技大奖

2011-1-18 10:01| 发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1180| 评论: 0|来自: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摘要: 虾蟹是市民餐桌上的美味,如何能让虾蟹多产并能防止病害呢?青岛的专家对此展开研究,并在全国获得了大奖。昨天,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岛有13个项目获奖。
  虾蟹是市民餐桌上的美味,如何能让虾蟹多产并能防止病害呢?青岛的专家对此展开研究,并在全国获得了大奖。昨天,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岛有13个项目获奖,其中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应用、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分别获得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受聘于青岛理工大学的德籍专家维特曼教授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对虾患白斑有救了

  市民吃对虾时,可能很少知道,早在1993年时,对虾曾面临 灭顶之灾,对虾白斑病毒让我市的对虾养殖业受到沉重打击。由中国海洋大学战文斌教授等组成的项目组针对1993年以来暴发于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对虾白斑症病毒,十多年来进行了该病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分子免疫学、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组已建立了对虾白斑病毒综合防控技术,为对虾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昨天,我国对于战文斌教授带领的项目组给予充分肯定,这项技术因此获得了技术发明奖。

  上餐桌的闸蟹多了

  在科技进步奖的名单中,青岛专家参与的 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河蟹(学名为 中华绒螯蟹)每年产量在50万吨左右,由于过度捕捞,长江口的天然河蟹蟹苗已大幅下降,以至于需要每年人工投放来维持种群密度,实现蟹苗的大面积人工繁育意义重大。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课题组突破低盐度下育苗的关键技术,确立了低盐度仿生态土池育苗 技术体系,使蟹种的性早熟比例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专家攻克了河蟹养殖产业中各个环节的难题,让每年 爬 上人们餐桌的大闸蟹变得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好。

  进京捧回13项大奖

  青岛市在此次奖励大会上13个项目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6项,比去年增加3项,海大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应用 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黄海所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殖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奖的有6项,比去年增加1项。获奖项目总数量创历史新高。

本文内容由 feifei8526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21: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