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地与分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自治县。 2、生长环境 产区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东坡,境内平均海拔3000~5000米,海拔在5500 米以上的地域终年积雪和被冰川覆盖。牧场在雪线以下的山坡和谷地之中,一般阴坡和雪线附近为夏季牧场,谷地和阳坡为冬季牧场,春季牧场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 产区属高寒于早气候区,气候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温度为3.1℃,降水量68.0毫米,以西南山区和东南山区(即当巴什地区)降水量最大。6 、7 、8 月气候变化剧烈,阴晴无常,雨雪交加,常有冰雹出现。年蒸发量为2247.4 毫米,10月初降雪,翌年5月停止降雪,平均雪深5.7厘米。无霜期71.3天,绝对最高气温28.8O℃ ,绝对最低气温-29.4℃ 。风多集中于3一5月,日照时间2830.1 小时。 流经产区的河流有:叶尔羌河、塔什库尔干河、塔合曼河、瓦卡河、卡拉苏河、木吉河和盖孜河。这些河流为草场和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山前坡地多泉,地下水源丰富,是人畜饮水的主要来源。地处海拔3000~4500米的谷沟底部有大量的优良草场,是牧民定居和主要牧放地。 由于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不同,植被生长也有差异,概括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山地荒漠草原草场:位于较低山的分水岭,包括河谷台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十分干燥,植物生长稀少,覆盖度不到5 % ,牧草优势种有驼绒葵、黄花蒿、合头草等,拌生种有披碱草、大麦、狐茅等。多为春季牧场。 高寒草原草场: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降水量较多,比较湿润,牧草种类多,多属耐寒耐旱植物,植被覆盖度在20~40%之间,牧草优势种为狐茅、早熟禾、高山羽茅等,伴生种为萎陵菜、高山黄茂、棘豆等。这一类型草场为主要的夏季牧场。 高寒草甸草场: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地区的沟谷底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地下水多,植被生长茂盛,覆盖度可达60~90 % ,主要生长牧草有苔草、嵩草、紫云英、披碱草、野大麦草、早熟禾、报春花、车前草等。这一类型草场为打草场和冬季牧场。产区种植业不发达,主要作物有豌豆、青棵、春小麦、高粱、油菜等,只能为牲畜提供少量饲料及农副产品。因此,该区畜牧业为典型的草原畜牧业。 3、外貌特征 体格大,头大小适中,鼻梁隆起,耳大而下垂,但小耳羊也占有相当数量。公、母羊大部分无角,约有5 %的公羊具有向后弯曲的短角,少数母羊留有退化的小角。颈长度适中,肋骨拱圆,背腰平直而宽。肌肉发育良好。尾大,尾端着生刺毛,内侧无毛,下缘中央有一浅纵沟将其分成对称的两半,恰使肛门外露,部分羊纵沟上端有一小肉瘤。后躯发达,四肢长而粗壮,后肢强健向左右开张,蹄质坚实。母羊乳房发育良好。毛色复杂,以全身黑色和棕褐色为主,其次为头肢或体躯有花斑和白色,也有少数灰色羊。 4、品种性能 属肉脂兼用肥尾类型,具有体大,早熟,耐粗放,增膘快特性。公羊平均体重为69.3千克,母羊平均为54.1千克。公羊尾长为20.7厘米,母羊为16.3厘米,尾宽公羊为26.0,母羊为20.7厘米。尾厚:公羊为14.0,母羊为9.8厘米。3个月的羔羊体重为22.5千克,仅达成年羊的30%~40%。屠宰率为50%~60%,体脂及尾脂占胴体重的30%~40%。剪毛量公羊为1.75~2.75千克,母羊为1.5~2.0千克。毛丛长度5~9厘米,毛捎长度6~12厘米,属异质。产羔率为105%,双羔率为7%~10%。 本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