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将有明显改善 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专业化水平不高,一直是影响产业链发展的一大问题,随着国家对规模化养殖业的扶持,今后5年内,预计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将有大的改善,而且将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七、玉米-豆粕日粮的主流地位下降 中国的国情,本来不适合玉米-豆粕型的日粮结构,目前国内玉米-豆粕型为主的日粮结构,可以说是国际粮商经典的市场推广案例。然而,随着玉米、豆粕价格的高企,随着饲料产品利润率的下降,该日粮结构将会受到市场的冲击,今后5年内,杂粮、杂粕型日粮将会更多的出现在市场上,玉米-豆粕型为主的日粮结构将会明显削弱。 八、饲料原料价格的明显波动将成常态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就开始快速融入全经济,下一个5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和深化。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国际上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明显波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常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明天,中国饲料企业要有大宗原料价格明显波动常态化的预期,过去的那种稳定的大宗原料价格状态将被打破。 九、健康将成为生产力 中国的消费者对动物食品的需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全、从全到鲜的几个阶段。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更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更为关注,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就给企业创造了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机会。今后5年内,健康牌将成为一些产业链企业的竞争力之源,并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十、饲料企业社会责任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少本土农牧企业已经认识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意义,并积极地去实践。但大部分尚在起步或摸索阶段,有些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5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将社会责任与经营目标和企业使命相结合,并从中获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里借用创荷美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学斌的一句话:“一个损害了社会效益的企业,其经济效益是难以持久的。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不能过分的强调社会效益,但是若长期损害社会效益,那它不是被政府所取缔,就是被消费者所抛弃。” 更多饲料方面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xumuren.com/f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