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超高温灭菌乳大行其道,并且生产中使用超强度的热处理将细菌数超过正常工艺需求的生奶被加工成为“合格”的终端产品。这种偷梁换柱掩盖了原料的问题,也阻止了奶牛饲养的自我优化。 施大生认为,欧洲的经验证明,乳业只能基于优良品质的巴氏杀菌奶健康发展。而张廷青补充道,在美国几乎都是巴氏杀菌奶。 与他们观点相似,中国现代畜产品加工科教事业奠基人骆承庠相信,乳制品行业要健康发展,一个关键是奶源,另一个关键是产品上以巴氏杀菌奶为主,两者密切相关,而目前对检测手段的倚重实际上对于乳制品安全程度的作用非常有限。 他回忆起多年前某同行欣喜地谈起自己的一位学生能检测出25种乳品掺假,“我当时就跟他讲,你查出25种,就会有第26种发明出来。”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