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再评中国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1112 1 来自: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简介
在全球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存在激烈分歧、各国政府对其严格限制的大背景下,中国有关方面却悄悄地为转基因水稻、玉米的商业种植发放了通行证。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在全球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存在激烈分歧、各国政府对其严格限制的大背景下,中国有关方面却悄悄地为转基因水稻、玉米的商业种植发放了通行证。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不久前,农业部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三名委员做客人民网,逐条驳斥媒体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在他们眼里,转基因食品不存在什么风险,可放心食用。他们批评媒体和公众的负面舆论,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
  针对专家们担忧的“如果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通过授粉等途径向四周‘漂移’,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的问题,生物安全委员会辩称:2020年我国粮食要比现在增产10%,而过去10年中国粮食增产仅为2.5%;常规育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是单靠常规育种不行;就目前全球资源少人口多的现状来说,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唯一可取”技术;就中国制定的2020年新增粮食产量500亿公斤的具体目标来看,转基因技术商业化也是必由之路。
  上述所谓的答媒体疑问明显是答非所问,有意转移话题,而且“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选择”的观点,也缺乏科学依据。
  转基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稻增产问题
  根据农作物种植的科学法则,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含“水、土、肥、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转基因仅在“种”上做文章,其它要素则以生态和人为因素为主。显见,转基因仅占粮食构成要素的八分之一,而非唯一。多年来,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由于种地不赚钱,农民不愿意伺候土地,用地不养地,单纯依靠化肥,造成地力下降才是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去30年来,我国耕地退化程度已远超过过去几百年,恢复地力需要大量有机肥还田,精耕细作。而转基因是在大农药、大化肥、专用除草剂的基础上做“种”的文章,会让人越来越赖,地越种越瘦,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农作物种植恶性循环。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过去的300多公斤/亩,提高到700多公斤/亩,现在逼近900公斤/亩,那才是真增产。转基因水稻只是对虫害有所控制而已,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相比并不增产,且连续种植几代后亩产量就会越来越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覆盖了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7%,即6000万公顷;杂交水稻平均产量为7.2吨/公顷,比常规水稻单产高出1.4吨/公顷。我们放弃推广非常成熟的杂交水稻的优势,而转向风险重重的转基因水稻,实非明智之举。
  我们说转基因作物不能增产,看美国的例子就知道了。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中国粮食单产为 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耕地还比中国多11亿亩,为什么其粮食无论单产还是总产,反而不如中国呢?答案就在于“人”身上而不在“武器”身上。
  粮食产量的决定要素,一是单产,二是播种面积。在单产增幅不大的前提下,播种面积或播种季节减少导致产量下降。过去10年中国粮食增产仅为2.5%,不是品种不行,而是农民不愿意种地。如果农民改“两季稻”为“一季稻”,再好的品种也保证不了产量,包括转基因种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3下一页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azhui 2010-12-23 09:54
世界很复杂!人类就是自己毁灭自己!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4: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