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最初20周的饲养管理和生长情况,决定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生长期制定适合本场的限饲方案、管理措施、光照程序、体重模式和防疫制度。通过对温度、湿度、密度、断喙、光照等管理,使母鸡开产时具有健康的骨骼、适当的胫长、发达的肌肉、较低的脂肪沉积和适宜的体重,以达到适时开产、较高的产蛋率和持久的产蛋持续性。 1温度 雏鸡1~3日龄的温度34℃~36℃,范围以外不能超过4h,否则影响是终生的。降温从3日龄以后开始,根据季节、鸡生长情况、密度、鸡舍条件等每周逐渐降低2℃~3℃,3周后可每周逐渐降低3℃~5℃。在夏季育雏时用温度的上限,而冬季育雏时用温度的下限,高温育雏鸡体重及胫长发育差,低温育雏母鸡整齐度差,羽毛生长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出现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和脱水等问题。因此适宜的温度、温差、施温方法及施温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良雏成败的关键。 2湿度 相对湿度为60%~70%,要注意高温季节的湿度不低于40%,冬季湿度不超过80%,特别注意避免高温高湿对鸡造成的危害。 3密度 密度过大易造成鸡生长发育不良、整齐度差,球虫病、呼吸道疾病的暴发。应根据温度、湿度及时调整密度,特别在限饲中要和槽位及鸡舍条件配套。密度过高,育雏结束时,小母鸡胫长发育差、整齐度差、羽毛生长差、体重差。故应根据鸡舍的状况、接雏的季节、参照手册标准正确使用,最好冬季可高出手册10%,而夏季比手册低10%。 4断喙 断喙最佳时间,母鸡5~7日龄,公鸡10~12日龄(缓解1日龄注射疫苗、剪冠、断趾等应激)。正确的握鸡姿势大姆指轻压头背后,食指置于颈下部抵进下颌(不允许舌头伸出)、使鸡喙紧闭,头颈伸直,喙与刀片垂直(倾斜切割用6周龄后),母鸡上喙断1/2,下喙断1/3;公鸡上下喙各断1/3,切割1~2秒,灼烧2~3秒,灼烧时间过短,流血,再生点没有完全破坏,10%~15%的母鸡易再生锋利的喙。灼烧时间过长,应激大,喙变黑且平整度差、易变形。因为断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育成期限饲计划的实施及均匀度的高低,断喙前后2d,加Vk和抗应激电解质多维,采取自由采食,避免挑鸡、转群、防疫等应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