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肉鸡养殖 查看内容

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加工技术的比较

2010-12-15 10:28|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2324| 评论: 1|来自: 国际家禽

摘要: 业界普遍认为,白羽肉鸡的规模化养殖程度高,屠宰加工率高,产业链较长,其产业化、商业化程度也高。而黄羽肉鸡的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屠宰加工率低,产业链不完整,商业化程度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
  业界普遍认为,白羽肉鸡的规模化养殖程度高,屠宰加工率高,产业链较长,其产业化、商业化程度也高。而黄羽肉鸡的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屠宰加工率低,产业链不完整,商业化程度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两大类肉鸡产品的加工技术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人们又普遍忽视了这种差异,因此造成“黄”“白”混搭,导致中国本土的黄羽肉鸡产业逐年被白羽肉鸡不断挤占市场份额,发展不均衡。为此,本文对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加工技术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教于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肉鸡概念的细分

  肉鸡在欧美国家是指一种为专门用于生产动物蛋白而养殖的肉用家禽,是相对于蛋鸡而言的。因为这类肉鸡大多数羽毛是白色的,所以在引进中国后,就被称为“白羽肉鸡”,或称“洋鸡”。白羽肉鸡主要的特点有:生长快——最快只须养殖35-63天即可出栏;体重大——最大体重可达4千克以上;肉料比低——最低至1 : 1.7,即1.7公斤饲料即可增重1公斤鸡肉。因此,白羽肉鸡又被业内称之为“快大型肉鸡”。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洋鸡”,建立现代肉鸡生产体系。主要品种有:爱拔益加肉鸡(简称AA鸡)、艾维因、安卡红、哈巴德高产宽胸肉鸡、狄高、红布罗、罗斯-308、海波罗-PN、塔特姆等十几个品种。他们的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列表如下:

肉鸡品种

  



肉料比



体重(千克)



上市日龄



肉料比



上市体重(千克)


1爱拔益加

42



1 : 1.74



2.08



   63



1 : 2.28



3.51


2艾维因

  42



1 : 1.72



   1.97



   63



1 : 2.27



   3.36


3安卡红

  42



1 : 1.75



   2.01



   56



1 : 2.15



   2.88


4哈巴德

  28



1 : 1.54



   1.25



   49



1 : 1.96



   2.71


5狄高


  42



1 : 1.88



   1.81



   56



1 : 2.07



   2.53


6红布罗

  40



1 : 1.86



   1.29



   62



1 : 2.25



   2.20

7罗斯


  42



1 : 1.81



   1.67



   63



1 : 2.28



   2.92


8海波罗

  28



1 : 1.45



   1.26



   49



1 : 1.85



   2.97


9塔特姆

  42



1 : 1.83



   1.63



   63



1 : 2.15



   2.81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 郭庆宏主编 《无公害肉鸡安全生产手册》[1]

  而我国有上千年的肉鸡养殖历史,各地的优质土鸡因大部分为黄色羽毛,故名黄羽肉鸡,简称“黄鸡”。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陈宽维研究员分析道:“(黄羽肉鸡)实际包含了黄羽、麻羽和与黄麻羽有关的羽色;同时包括了有色羽中的黄肤鸡、白肤鸡和乌骨鸡等。它是针对我国长期消费习惯下形成的对鸡的体型外貌等概念,以当地土种鸡为标准的统称。1、以表义上讲,黄羽肉鸡是羽毛黄色或黄麻色的鸡。2、以产业来讨论,包括了产业中所讨论的黄羽肉鸡,麻鸡、青脚麻鸡和黄羽乌鸡等,不包括丝羽乌骨鸡、杂交的白花鸡、贵妃鸡等。3、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讨论是指非国外引进鸡,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鸡[2]。”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协会温志芬会长认为,黄羽肉鸡还应该包括完成了生产鸡蛋使命之后而被淘汰的蛋鸡老母鸡。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亿只以上的淘汰老母鸡转为肉用。温志芬还把黄羽肉鸡细分为“快大型”(74日龄之前上市)、“中速型”(75~94日龄上市)和“优质型”(95日龄之后上市,最长达240日龄以上)三类肉鸡[3]。

  黄羽肉鸡的“快大型”品种,如浦东鸡、九斤黄、江村黄鸡等等,与白羽肉鸡的特点差异已经明显缩小。这类肉鸡并不是黄羽肉鸡的主流产品。笔者认为,快大型黄鸡虽然属于本土培育品种,不是“洋鸡”,但按其生产性能特点,应该归属于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是中国优质肉鸡代表鸡种,认定黄羽肉鸡应该从血缘、体质体重、饲养方式、生长速度、胴体品质、肌肉品味和加工方式等方面来进行评定。

  
  

白羽肉鸡



黄羽肉鸡


消费者感觉

动物蛋白



美味食品


生产链完整性

完整



不完整


生产成本

+ + +



+ +


方便食品

+ + +



+


健康性

+ +



+ + +


育种和品种

依靠进口



自主育种


市场范围

+ + +



+ +


占禽肉产量比例  

29%



24%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4]

  由于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体重和肉质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了解并针对这种差异,研究肉鸡产品不同的加工技术,黄羽肉鸡产业链就不可能健康而完整地延伸,也就不可能与白羽肉鸡并驾齐驱,永远成为中国肉鸡产业的两大支柱之一。

文章来源:国际家禽



  更多家禽资讯、行情、精华资料请登录中国畜牧人网站家禽频道:
  http://www.xumuren.com/poultry/

本文内容由 曹锦萍 提供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siazhang1980 2010-12-15 11:22
应该发扬中国传统产业。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7: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