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洋奶粉或掀起新一轮提价潮

2010-12-7 16:22|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742| 评论: 2

摘要: 尽管传闻发改委此前曾会晤中粮、九三粮油、益海嘉里和中纺,要求4个月内不得上调食用油价格,压制住了消费者相当关注的油价问题,但奶制品却成了漏网之鱼。
  尽管传闻发改委此前曾会晤中粮、九三粮油、益海嘉里和中纺,要求4个月内不得上调食用油价格,压制住了消费者相当关注的油价问题,但奶制品却成了漏网之鱼。
  在上周各地液态奶按捺不住相继提价之后,雀巢又成为配方奶粉新一轮提价的引领者。记者调查发现,继今年1月雀巢调高部分成人奶粉售价5%至 10%、8月又再次上调部分奶粉和液态奶价格约5%之后,眼下又有部分超市、母婴店开始执行婴儿配方奶粉的新价格,整体涨幅在6%-9%。事实上,正是由于雀巢采用的是国内奶源,才在本轮物价飞涨中再次成为洋奶粉中率先提价者。
  而与此同时,广东独特的“订单牧场”模式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本早该尘埃落定的乳企和牧场间的2011年收奶价谈判陷入僵局,刚刚提价5%-10%的乳企声称无法招架牧场加价两成的愿望。
  洋奶粉或掀起新一轮提价潮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配方奶粉再次爆出涨价消息,难免引得消费者担心洋奶粉再次掀起涨价潮。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这种涨价潮的可能性相当之大。“去年雀巢以10.58%的份额占据国内市场第三,在其号召下,洋奶粉显然会进一步拉大与国内品牌的价差。”周思然称,随着乳制品进口均价的上升,外资乳企已意识到在国内建设奶源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雀巢在国内已经有黑龙江双城、青岛莱西和内蒙古额尔古纳三个奶源基地,奶粉的奶源主要来自双城,表面上看其涨价理由充分。首先是国内原奶价格上涨,即使是价格稍平的北方也从去年的2.5 元/公斤上涨到目前3.2-3.3元/公斤,部分区域甚至突破4元,涨幅达30%以上。其次物流、人工成本也呈现较大的上涨。“但相对平均价格较低的国内奶粉而言,洋奶粉利润已相当之高,再次提价暴露出其对中国奶粉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有消息称,其他几家洋奶粉也正酝酿调价,一家已将时间定在了明年6月。事实上,有洋奶粉方面向本报倒苦水称,其跟风提价也是迫不得已,除了成本压力外,其他竞争品牌相继上涨,自己若不跟进,就将产生价差,从而导致外界对其品质的怀疑。
  粤年度收奶价谈判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在11月底开始陆续收到蒙牛、伊利旗下高钙低脂、未来星、营养舒化、金典等品牌的涨价通知,伊利和光明官方确认提价3%-4%与2%之后,广州本地乳企也继今年初涨价5%-10%之后再度调价,香满楼、风行、燕塘涨幅分别在5%-10%之间。
  据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介绍,今年上半年玉米才每吨1727元,而到10月已涨22%,超过每吨2109元,玉米秆同期也上涨了23.3%,白糖采购价则从每吨3300元飞升至7500元,柴油也从4200元攀升至4480元。而牧场期望原奶收购价增加20%,如此将使得乳企终端价提高50%,因此谈判陷入困境。
  此外,据记者了解,一些外来一线品牌的加入也令本地乳企日子更加难过。有乳企向本报表示,某大品牌的抢奶策略就是告诉牧场,在现有收购价基础上每吨再加200元,因此加剧了本地奶源的紧缺程度。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内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行左转右 2010-12-7 22:38
很无语!!!这年头,什么都涨价。。。
引用 wdc28 2010-12-8 07:51
一片涨声.............

查看全部评论(2)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4 12: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