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育成 三江白猪是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又称为北大荒)选育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借鉴加拿大运用杂交选育拉康比新品种猪的经验,选用长白猪与东北民猪进行正、反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择优秀的母猪,分别再与长白猪回交,从回交后 代中按照选育目标选择留种开展自群繁育,历经 5~6世代的横交和选择,到1982 年末,核心群种猪的生产性能水平达到了育种指标。 三江白猪属瘦肉型品种,具有生长快、产仔较多、瘦肉率高、肉质良好和耐寒冷气候等特性。主要分布在比较寒冷的东北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地区,该地区冬季最冷时达零下30℃左右,三江白猪适应那里的环境条件,表现适应性好的特点。三江白猪是生产商品猪及开展杂交利用的优良亲本。 (二)体质外貌 三江白猪被毛全白、毛丛稍密,头轻嘴直、耳下垂,背腰宽平、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通常7对,排列整齐。 (三)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体重200~250公斤。三江白猪的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80~85公斤,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75~80公斤。肥育猪20~90公斤阶段平均日增重0.6公斤,体重达90公斤日龄为185天,胴体瘦肉率57%~58%,产仔数初产母猪9~10头,经产母猪11~13头。三江白猪与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杂交都有较好的配合力,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显著,肥育期平均日增重0.65公斤,瘦肉率62%。 饲料转化率1:3.51,90千克体重屠宰,背膘厚32.5毫米,眼肌面积近30平方厘米,肉质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