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牛是我国优良的乳肉兼用品种,是中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种,已有几十年的培育历史。因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根河、得勒布尔河、哈布尔河)地区而得名,其次分布在兴安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 一、外貌特征 三河牛体质结实、肌肉发达。毛色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或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下、腹部下方及尾尖呈白色,有角、稍向上向前方弯曲,有少数牛角向上。 头清秀,眼大,角粗细适中,稍向前上方弯曲,胸深,腰背平直,腹圆大,体躯较长,肢势端正,蹄质坚实,乳房发育良好。 二、生产性能 三河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高寒、抗病力强,宜牧、乳脂率高,遗传性能稳定。乳用性能,一级牛五胎平均产奶量达4000公斤,乳脂率4%,核心群、群体产奶量平均达3吨以上,种子母牛305天最高产量7702.5公斤。 产肉性能方面, 42 月龄经放牧育肥的阉牛宰前活重达 457.5 千克 ,胴体重为 243 千克 ,屠宰率 53.11%, 净肉率 40.2% 。 成年雄牛体重约1000千克,雌牛重约500千克。肉质良好,瘦肉率高。在生产中可适当引入其他优良红白花乳肉兼用品种杂交,以改善本品种胸窄、后躯发育欠佳、尻尖斜及乳房结构不良等缺点,提高生产性能。 三、繁殖性能 三河母牛平均妊娠期为 283~285 天,怀公犊妊娠期比怀母犊长 1~2 天。平均受胎一次需配种 2.19 次。情期受胎率为 45.7% 。初配月龄为 20~24 月龄,一般可繁殖 10 胎以上。
|